First slide
Hotspot
热点
返回上一页

联合创始人肖乾西受邀出席2022年TWP腾讯智慧育儿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浏览次数:323次 发布时间:2022-08-26

8月24日-8月25日,面对母婴亲子生活方式的进一步升级,腾讯新闻、腾讯育儿以“科学养育,托起生命新希望”为主旨,于8月24日-8月25日举办2022年TWP腾讯智慧育儿峰会,并邀请中国家庭教育专家赵刚及王丹老师、腾讯新闻知识官儿科医生虾米妈咪、晴天妈妈、******婴幼儿成长发育测评师刘诗芬、东方爱婴创始人贾军等母婴行业代表人物,聚焦“拯救养娃困难户”、“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打破隔代教育魔咒”等热门话题,共同探寻科学的育儿观念,走进母婴新时代,共育新未来!



阿布达拉学堂联合创始人肖乾西受邀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素质教育,释放每一个孩子的潜能》的主题演讲。峰会通过腾讯新闻客户端、腾讯育儿视频号播出,超77万人在线收看。


在主题演讲中,肖乾西从重新认识教育、当下的困境、教育回报率等方面阐述了他对教育的认识,并提出解决方案。

40:36

一、重新认识教育

2021年中,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坎卢普斯市一土著寄宿学校发现215具儿童遗骸,其中***小的年仅3岁。消息一出,震惊******。这也揭开了西方教育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


19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也设置了针对印第安人的寄宿学校,政府强行把印第安人的孩子从家里掳走,送进寄宿学校学习“文明”。其目的,正如卡莱尔印第安人学校创办人、陆军上校理查德·亨利·普拉特所说,

教化印第安人……把他们浸没在我们的文明里,当我们把他们拉到水里,摁住他们,直到他们全身浸湿。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过程中也特别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1835年,麦考利勋爵在《印度教育纪要》中说道,

当下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建立一个阶级:他们拥有印度的血液和肤色……但英国的品味、观点、道德和智力。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的十四年里,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除了我们熟知的政治、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他们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也极其险恶。《满洲教育》第三卷中记载了日本当时在东三省推行的教育目的,

以咸使体会日满一德一心不可分之关系及民族协和之精神,阐明东方道德,尤致意于忠孝之大义,授予知识技能……以精神教育为主眼。

由此可见,殖民时期的教育政策制定者目的性极强,那就是为了维护殖民统治,而且他们对此也毫不避讳。正如列宁所说,

刽子手镇压被压迫者的反抗和暴动,牧师安慰被压迫者。……使他们忍受这种统治,使他们放弃革命行动,打消他们的革命热情,破坏他们的革命决心。


而中国从夏、商、西周的“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教育模式到隋唐时的科举制度再到明清时的八股取士,其教育目的无非是教育百姓与治理国家。可反应当时的教育制度的记载如,《论语·第八章·泰伯篇》中提到“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宋史》中提到“人才不振,无以成天下之务”。


当今中国采用的教育模式与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模式无异,特别是欧美。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模式虽受全球追捧与推广,但它本身也遭受许多非议。******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说,

美国教育模式沿用了18世纪的普鲁士模式,意在培养温顺的对象与工厂工人……教授三个科目:准时、服从与重复劳动。


而在美国推行普鲁士教育模式时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人称“石油大王”的约翰·洛克菲勒。1903 年,由洛克菲勒慈善委员会资助、美国国会任命成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分配洛克菲勒资助的经费,促进美国初等教育乃至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对美国现代教育体系形成影响深远。


而作为工业大亨的洛克菲勒出资赞助教育的目的,他也表述得很直白,那就是:

我不要一个充满思想家的国家,我要一个充满工人的国家。


伟大的科学家与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教育不是学习事实,而是学会如何思考。”


由此可见,不同身份的人或政策制定者对教育的意义或目的的定义有着天壤之别。无一例外,这些定义都是符合政策制定者本身的利益的。


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教育不是自由的,而是带强迫性质的。相较而言,文化是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习惯,不需要我们刻意练习。这种文化中的差异当我们身处异国他乡时就变得非常明显了。


二、当下的教育困境

  1. 过时的教育模式

    前文提到,现在全球范围内通行的教育模式从根源是一样的,都是普鲁士模式,也称为“工厂式”的教育模式。下图为工厂与学校的对比:


    当然,这里有必要提及,学校教育比工厂生产要复杂很多。因为工厂的原材料和产品是没有生命没有意识的。只要管理有序(包括设备、原材料、磨具等),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一模一样的。而每个孩子却是************的鲜活的有意志的人,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想法和设计行事,再加上家长的意愿与配合,尽管我们做了严格的规范设计,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还是会有差异的。也就是干扰因素越少,我们的教育结果越有保障。

  2. 过时的教学内容

    从根本上而言,我们今天学校教授的课程与几十年前相比并没有太大不同,只要问问从事几十年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即可。同时,中国学校教授的课程与全球大部分国家所教授的内容也没有太大不同。而我们都指望全球范围内的孩子学着相差无几的课程然后去解决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的完完全全不同的经济社会问题。

  3. 单一的评价体系

    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无非是唯分数、学历论,就跟社会对人的评价唯******、地位论一样。这样的评价体系之简单粗暴,会给分数不高、成绩不好、学历不高的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自卑感,而可悲的是,这些又是多数人。成绩好、分数高、学历高的人是少数。社会对人的评价也是如此。


三、 教育回报率

很早开始,我们就在讨论养育成本的话题。据网友估算,在国内生活、上学的情况下,小孩从出生到成年,北京的养育成本是276万元,上海是247万元,深圳是216万元。而养育成本中80%是教育方面的投入。


所以,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 (Abhijit V.Banerjee)与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在其经济学著作《贫穷的本质》中提出,

教育不是投资,而是给孩子的礼物。


因为,我们投给孩子教育的成本他这辈子都可能收不回来。而家长们在面临这个问题时,他们都会说,那至少我做到问心无愧。这又是道德层面的话题了。


所以,好的教育对学生带来好的学历(此处指“学习经历”),拥有好的学历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更多人找到好的工作更容易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会促使更多人愿意投资教育,由此促进更好的教育。


相反亦然。差的教育导致更少人投资教育,陷入恶性循环。那就是为什么中国很多乡村学校从一个班七八十人到只有几个人,***后被不断合并。因为当地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到更好的乡村甚至是城里上学。


因此,我们就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乡村里的家长把孩子往更好的乡村或城镇里送,更好的乡村或城镇里的家长把孩子往城市里送,城市里的家长把孩子往大城市里送,大城市里的家长把孩子往国外送。其中根本原因就是大家都在追求教育回报率***大化。


四、 解决方案

  1. 政策制定者

    除了我们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引导与规避风险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意味着更多人能找到满意的工作,他们有更多资本投回教育,才能促使教育进入良性循环。

    从另一角度来说,国家经济高度发达意味着国民的社会福利保障更好,人们都不需要通过教育改变什么时,教育内卷也自然解除。可以看出,教育问题其实也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

  2. 教育工作者

    如果政策是冷冰冰的、迟缓的,那***能发起改变的是有魄力有担当的教育工作者。注重全人的培养、进行素质拓展、参加社区活动等都是可行之策,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大的成就。

  3. 家庭教育

    想一想当年美国、加拿大那些孩子被政府强行带走送进寄宿学校的土著人。对土著人家庭而言,上学即是永别:有的孩子死在了学校,有的孩子幸存,但对土著人来说,面前的孩子已是面目全非,因为孩子的价值观已完全白人化。而我们的孩子现在还能在身边,我们能做些什么?从学习选择和心态出发,我们要有长远眼光。

    什么叫长远眼光?即尽***大努力帮助孩子获得教育,同时也要为他无法成才做好准备,而不是孤注一掷地投资教育。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心态将会更加平和。


© 2021 阿布达拉学堂(Abdallah),保留所有权利
粤ICP备2022022922号
  • 公司地址:南头校区:中山市南头镇南头大道西111号金湾广场A1座二楼3-5卡
    黄圃校区:中山市黄圃镇兴圃大道47号金佰利广场一楼
  • 电话:(0760)23238008 邮箱: info@abdallah.cn
阿布达拉学堂订阅号
阿布达拉学堂服务号